close





【內容大綱】

韋小寶刁鑽聰敏,自小隨母居揚州妓院,因偶然知悉宮中秘密,被迫冒充小太監留在宮中。後助少年皇帝康熙消滅奸臣成莫逆之交。韋小寶更誤打誤撞得天地會總舵主暗中收為弟子,要他伺機剌殺康熙,令韋小寶感左右為難。

韋小寶無意得悉神龍教派人假扮太后潛服宮中十多年,企圖盜取大清命脈藏寶圖,真太后則被囚禁,康熙遂聯合韋小寶,幾經艱險,救出太后。另一方面,韋小寶驚悉老皇帝順治仍健在,往拜見途中,巧遇少女阿珂,神魂顛倒。

韋小寶施妙計令康熙父子團聚,又挑撥神龍教人自相殘殺,再建一功。韋小寶衣錦還鄉,重遇阿珂,輾轉更得七女同時下嫁,盡享齊人之福。不久,江山大統,康熙命韋小寶消滅天地會,韋小寶始知康熙早洞悉自己的秘密…










中視官網: http://www.ctv.com.tw/event/2008/LDJ/








>:真我最自由/楊培安







>:瀟湘雨/胡彥斌























這部中視在12月19日已經播出完結篇了。
之前喜歡是因為很喜歡演韋小寶幼年時的那個小童星,演的超好、超古靈精怪的!
而且他與幼年時的康熙那段真摯的友情也很令人動容。
試想才8歲便登基為帝的康熙,
有個與他年齡相仿、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可以和他打鬧嬉戲,
這也才可以讓他在偌大的宮闕中感受到一點人情味。
但這段情誼卻也在韋小寶認出康熙真實身分後稍稍變了調…
此後雖然有時韋小寶還是可以以朋友的身分與康熙對話,
但多少還是會有些彆扭,也多了許多禁忌距離。
而康熙雖然也想保持小時與韋小寶那份毫無芥蒂的相處模式,
但最終還是因為身分而不得不拉開一點距離,維持皇帝的威嚴架式。

這是我在看完鹿鼎記後覺得最惋惜的部份!


韋小寶一生對人都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對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一些距離,不會付出真心實意。
而康熙因為身分的關係,對人也是要保持距離,
不能和太多人交心、不能像尋常百姓那樣對人付出完全的真誠。
這兩人一個是天性、一個是被迫。
在因緣際會下,誤打誤撞的認識並交心。
康熙從小便沒與他年紀相仿的朋友,自然是把韋小寶當作交心的哥兒們。
而韋小寶雖然周旋於許多人之間,與很多人看似都很好,
但我覺得他心中真正那個知心的朋友卻是康熙。

尤其在這個版本的最後一集,
韋小寶最後仍決定離開皇宮、離開康熙,
編劇安排康熙在他的金鑾殿上,韋小寶則是在逃跑的船上,
兩人卻像是面對面的在對話般。
康熙不解韋小寶為何要離開榮華富貴、離開他?
他只覺得他瘋了、傻了。
而韋小寶自己也覺得他或許真的瘋了、也真的傻了。
他覺得有些話說給「皇上」聽,皇上不會懂。
只有小玄子(康熙小時匿名)會懂,但康熙卻說小玄子早已死了。
早在小桂子(韋小寶小時冒充太監之名)在金鑾殿上認出康熙那一刻起便死了。
康熙也自嘲的說人還是孤獨點比較好,最好就像韋小寶那樣都不付出真心。
而韋小寶聽了這話後卻大怒,他說:


「你真是太不了解我了!小桂子就是死了,他的魂,也會日日月月、年年夜夜守在小玄子身邊,讓小玄子開心!」



由這段真的可以看出韋小寶這一生認定的好朋友也只有康熙而已。
但康熙最後還是聽不下去了,他說:


「你別喊了!你喊得再響,他也不知道!他也聽不見!他也不想」

「再聽了。」




鍾漢良所飾演的康熙這段真的演得超好的!
雖然他知道韋小寶的苦衷,但他還是有一種被拋下的感覺。
因為韋小寶他可以逃走、可以自由、可以消遙快活,

但他不能。


所以儘管理智上理解了,但情感上還是不能接受。
只好逼迫自己、逼自己狠下心,決定不再見他,
決定忘了這個打小和他是拜把的好哥兒們、好兄弟的

──韋小寶。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真的有種揪心的感覺!
看到康熙這麼傷心的樣子,害我也好想哭喔~~Q口Q
當皇帝就是有這種悲哀,這種身不由己的悲哀。
他也不想要孤獨,但孤獨卻還是會找上他。
所以他也只能為自己找理由,逼迫自己去接受孤獨。
在偌大的宮殿裡,度過他的一生……













有機會的話我再節錄這段影片下來放上好了!
看影片的話會更有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lle 的頭像
    Shelle

    -瞬間.永恆-

    S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